滑县财政局2016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7-04-18
作者
来源:
滑县人民政府
预算绩效评价是加强财政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的重要举措。2016年,滑县财政局在上级财政部门指导下,认真落实全国和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会议精神,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本着由易到难、由点到面、有计划、分步骤稳步推进的原则,选取试点单位开展预算绩效评价工作,以不断提高预算质量与支出绩效水平为目标,努力改进评价方式方法,扩大参与面,注重评价结果的运用,积极推进,求实求效,通过运行,效果良好,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健全制度,完善绩效评价管理办法
我县转发了《河南省财政厅关于贯彻财政部关于印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划(2012-2015年)的通知》(滑财〔2013〕118号)、《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的通知》(滑财〔2013〕119号)等文件,对《滑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实施方案》(滑财〔2012〕90号)、《滑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试行)》(滑财〔2012〕91号)中规定的财政支出绩效报告、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参考提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体系、绩效评价工作流程进行了优化和改进,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打下了扎实的制度基础。
(二)聚焦重点,突出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组织开展了涉及三农、民生等5个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涉及财政资金25511万元,其中: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项目10638万元、政法转移支付资金2375万元、美丽乡村建设项目2790万元。绩效评价项目资金占全县公共财政支出508283的3.1%。项目资金政府关心、社会关注、与人民群众关系密切,对其使用管理进行绩效考核,强化了涉农部门绩效意识,对进一步规范专款使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起到了引导和推动作用。
(三)优化内容,进一步提高绩效评价工作水平
为更加客观、合理地反映项目绩效,重点对评价指标、评价方式和内容进行了优化和完善。
一是优化绩效评价指标内容的设置。按照科学、实用的原则,设置预算编制和执行、绩效目标实现、项目管理制度和措施落实、经济社会效益、资料收集和提供等评价内容,使评价能更加贴近实际反映真实。
二是合理安排各项指标的权重。为更有效的反映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评价指标提高了“预算执行情况”的权重;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项目,增设“社会满意度”评价内容,听取人民群众对项目实施效益的意见;相应调低了项目立项审批、项目实施组织管理等内容的评价分值。
三是扩大绩效评价参与面。邀请发改委、监察局、审计局、社会评估机构等单位共同参与。工作中加强了评价前期的调查研究工作,走访项目实施单位了解情况,进行现场勘查,指导单位开展自评活动。
(四)整合资源,进一步强化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
绩效评价的意义和作用关键在于对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采取“绩效评价报告”形式将项目评价情况、评价结论、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意见等内容反馈给项目实施单位,并督促及时整改。对绩效评价结果优良的项目,根据实际需要在以后年度预算中优先安排;对绩效评价结果一般或较差的项目,财政部门提出建议不再纳入预算安排或减少预算安排;对挤占、挪用项目资金等,造成绩效目标没有完成的,责令预算单位认真整改,及时足额归还资金,必要时收回资金;对发现违法违纪行为的,按照相关规定移交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开展绩效评价,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绩效目标不够明确、完整
单位申报专项经费时缺乏对绩效目标定性或定量的要求,往往仅有“要做什么事,需要多少钱”的粗略说明,而对“要实现什么目标”没有明确、完整的表述。这就导致评价工作很难以实际绩效与项目预期绩效进行对比分析,给客观评价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带来困难。
(二)预算编制不够准确
项目支出预算编制较粗,实际执行数与预算数差距较大。一方面影响了财政部门对年度项目支出预算的统筹安排;另一方面导致预算资金结余或者出现资金缺口,影响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
(三)预算执行不够严格
在组织项目实施和执行项目支出预算时,未严格落实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相关规定,个别单位将专项经费与日常经费混合使用,支出范围界定不严格,影响了项目绩效目标的实现。
(四)资金使用效益有待继续提高
一些财政资金虽然直接惠及百姓,缓解了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困难,但宣传力度不够,群众了解不多,资金使用结构不尽合理,群众总体满意率不是很高。
三、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对策和建议
(一)强化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意识
预算绩效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将绩效理念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评价和问责全过程,通过对政府财政支出结果评价,来衡量我们理财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准,为政府和社会提供财政支出绩效信息,以提高政府公共管理水平和政府的执政能力,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和有效方法做好宣传工作,通过宣传,让全县及各部门了解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着力形成预算绩效管理合力。及时向领导汇报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要求各部门将此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树立“用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问责效为先”的财政绩效管理理念,强化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意识,强化部门支出责任,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二)建立科学规范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
全面规范绩效管理工作制度是决定绩效管理能否有序开展并取得成效的关键,应坚持制度先行,加强绩效评价的工作规范和指导,目前除现有制度外,要积极探索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预算绩效评价制度,合理确定预算绩效目标和指标,按照部门发展计划和年度工作任务确定绩效目标,围绕绩效目标来编制绩效指标。制定涵盖项目预算申报、绩效目标论证、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结果及导向的绩效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流程,理顺工作机制,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同时运用评价结果,实施奖惩和问责,对故意或工作过失导致预算管理未达到相关要求,要对其责任人和单位实行绩效问责,并作为下一年度编制和安排部门预算的重要依据,高效项目给予激励,低效项目将被取消,并给予警告。努力在三至五年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框架体系。
(三)扩大预算绩效管理面和试点范围
逐步由项目绩效管理过渡到部门绩效管理,最终发展到财政支出综合绩效管理,在搞好试点单位的基础上,要求县直部门在申报2017年预算时,要填报绩效考核项目。扩大绩效目标管理和绩效评价范围,原则上纳入绩效目标管理的项目资金规模至少要达到本部门项目支出规模的20%,纳入绩效评价试点范围的项目资金规模至少要达到本部门公共财政支出规模的5%。要选择县委、县政府关心、社会各界关注、与经济社会密切相关的重大民生项目和企业使用财政性资金,开展重点绩效评价;选择部分下属单位开展单位整体支出管理绩效综合评价试点;有针对地选择一些项目开展再评价,提升绩效评价质量,促进各项民生政策的落实和单位总体绩效的提高。
(四)建立完善的财政绩效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对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实施至关重要,且专业技术性强,涉及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只有建立完善财政信息系统,才能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和提供相关财政信息,供财政绩效管理工作所用。为此,建议上级部门加大开发财政绩效信息系统建设力度。为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撑。
(五)建立高效的管理组织体系
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仅靠财政部门和几个人的力量难以做好,且操作难度大,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为此,要加强部门间协调,搞好局内各股室勾通,理顺工作关系,清晰管理。要建立起政府领衔、财政牵头、各职能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财政绩效评价组织体系。
(六)加强业务学习
由于预算绩效是一项新工作,头绪繁多、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技术含量高,需要大量的数据统计和专业性很强的相关知识,为此要理论为先,学习为重,刻苦钻研,对照先进,采取自学、参加培训、请省市指导和到外地取经相结合的方式,学习预算绩效管理理论,充实管理知识,不断提升预算绩效管理理论和业务水平。力求做到知识面广、业务精通,当好财政资金支出的“把关人”,让每一份财政资金尽其所用。建议上级加大对县级财政部门的指导、培训力度。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我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作为一项改革,自实施以来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局党组明确要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作为今后年度的常规工作加以推进,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下一步,我县的绩效评价将按照上级文件精神要求,树立“要真做、敢碰硬、树典型、上水平”的意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继续完善绩效评价体系
结合本地实际,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开展评价工作的先进做法,充分发挥相关主管部门的专业优势,不断健全绩效评价工作机制。探索设定项目个性化指标,科学合理的设置评价标准,修订完善评价指标体系,逐步提高评价工作质量。
(二)继续加大整改和督查力度
在实践中,对评价中发现的问题,督促项目实施单位及时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对存在的普遍性或突出性问题,财政部门将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专项整治、专项培训,以强化经费使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三)逐步扩大绩效评价的试点范围
在现有对专项经费进行绩效评价的工作基础上,探索开展对公用经费、特定业务费以及部门预算的绩效评价,逐步扩大评价范围。绩效评价工作要区别于财务审计、行政稽查,重点突出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着重于提高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二是着力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四)逐步强化绩效评价结果综合运用
重视评价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评价过程中了解到的群众反映较多的问题或好的建议,及时提交相关部门处理,切实将好事做好、实事做实。探索评价结果与部门考核挂钩的工作机制,将评价结果作为安排部门预算、开展财务审计和考核部门行政绩效等工作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