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滑县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
2014-08-08
作者
来源:
滑县人民政府
关于滑县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1年3月20日在滑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滑县财政局局长 许 业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滑县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0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0年,财政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立足全局,积极履职,加强收入征管,优化支出结构,服务经济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强化队伍建设,提升理财水平,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全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0006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8.6%,为市政府下达目标的104.5%,同比增长20.6%。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46109万元,同比增长20.1%。
分级完成情况
县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9416万元,为预算的118.5%,同比增长27.1%,占全县一般预算收入的64.7%。
乡镇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590万元,为预算的94.2%,同比增长10.2%,占全县一般预算收入的35.3%。
分项完成情况
全县税收收入完成21938万元,其中:国税部门完成5260万元,同比增长18.4%;地税部门完成13001万元,同比增长9.8%;财政部门完成11745万元,同比增长36.5%。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73.1%,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
全县非税收入完成8068万元,同比增长16.2%。
●全县总财力达到207109万元
按现行财政体制,我县完成的一般预算收入,加上税收返还、上级财政补助和一次性专项追加支出补助,减去上解因素,形成总财力207109万元。
●全县一般预算支出达到206509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72.9%,同比增长20.9%,增加3.57亿元,是全省14个支出超20亿元的县(市)之一,比全省108个县(市)平均支出15亿元高5.7亿元。县本级财政支出完成182994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83.9%,同比增长20.2%。乡镇级财政支出完成23515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18.2%,同比增长26.3%。
●县本级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
一般公共服务14844万元,为预算的132.7%,其中上级专项追加指标比年初增加654万元;
公共安全10087万元,为预算的168.1%,其中转移支付资金比年初增加1803万元;
教育54047万元,为预算的128.2%,其中上级补助项目主要有: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比年初增加2503万元,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补助比年初增加3056万元,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补助比年初增加1122万元;
科学技术2221万元,为预算的203.2%;
文化体育与传媒2042万元,为预算的206.7%,其中上级补助项目主要有:乡镇文化站建设补助比年初增加330万元,农家书屋工程资金比年初增加237万元;
社会保障和就业9122万元,为预算的221.2%,其中上级补助项目主要有:优抚对象补助比年初增加1300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比年初增加1216万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比年初增加683万元,促进就业专项补助比年初增加598万元;
医疗卫生22457万元,为预算的237.4%,其中上级补助项目主要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比年初增加1625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比年初增加5110万元,优抚对象医疗救助比年初增加530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比年初增加238万元;
环境保护5822万元,为预算的320.6%,其中新增污染防治铬渣无害化处理补助1800万元;
城乡社区事务10254万元,为预算的116.2%;
农林水事务27975万元,为预算的385.7%,其中上级补助项目主要有:农作物良种补贴比年初增加2032万元,农村安全饮水补助比年初增加2706万元,粮食增产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比年初增加1650万元,大型灌区续建节水改造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比年初增加6960万元;
交通运输7615万元,为预算的5996.1%,其中上级补助项目主要有:公路建设项目补助比年初增加2456万元,公路养护及小修保养经费比年初增加988万元,石油价格补贴比年初增加436万元;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828万元,为预算的329.9%,其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和技术改造补助比年初增加505万元;
商业服务业事务1875万元,为预算的1358.7%,其中家电下乡补贴比年初增加1750万元;
国土资源气象事务1404万元,为预算的677.6%,其中耕地开垦费项目补助比年初增加1046万元;
住房保障支出6018万元,为预算的601.8%,其中廉租住房建设补助比年初增加2117万元,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补助比年初增加890万元;
粮油物资储备管理事务3400万元,为预算的5666.7%,主要是上级补助比年初增加3340万元;
金融监管事务607万元,全部为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
其他支出2376万元。
部分项目增支较多,主要是因为上级追加指标当年大幅增加所致。全县总财力207109万元,一般预算支出206509万元,收支相抵结余600万元,用于消化历年财政赤字。
●基金和财政专户非税收入收支情况
全县基金预算收入11011万元,同比增长79%;基金预算支出12578万元,同比增长32.8%。
全县财政专户非税收入7963万元,支出7844万元;县本级财政专户非税收入6513万元,支出6052万元。
2010年,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财政收支目标圆满完成,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3亿元,一般预算支出首次突破20亿元,财政综合实力进一步壮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围绕预算执行,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力组织财政收入
一是精心调研分析,有效管控税源,为完成收入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扎实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税收专项检查,堵塞征收漏洞,保证了税收及时足额入库。三是加强零散税源征管,挖掘增收潜力,杜绝“跑、冒、滴、漏”。四是推进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各乡镇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五是进一步完善综合治税协调机制,加强税收政策宣传,不断优化税收征管环境。
(二)助推经济加快发展
●大力争取项目资金。全年争取项目479个6.8亿元,比上年增加248个3.2亿元,有力支持了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生产、廉租住房、道路交通、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社会保障等涉及民生项目建设。
●全力服务企业加快发展。县本级安排企业发展资金200万元,为工商企业争取技术改造、特色产业发展、产业转移、淘汰落后产能补助等资金2300余万元,支持光伏等新兴产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服装纺织、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
●着力缓解企业融资困难。注重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加强信用担保公司建设,全年为49户企业担保贷款7465.8万元,累计为企业担保贷款1.47亿元。
●积极支持产业集聚区建设。县财政补助资金1670万元,支持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积极开展投融资业务,协调贷款1.35亿元建设产业集聚区二期标准化厂房,筹集资金9610万元收购产业集聚区一期标准化厂房11.9万平方米和污水处理厂。
(三)大力推进三农建设
●及时足额发放各类惠农补贴。全年发放强农惠农补贴资金2.45亿元,其中种粮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13373.4万元,良种补贴3894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1431万元,退耕还林补贴330.9万元,家电下乡补贴3103.1万元,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1938万元,石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436.3万元。
●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投入资金4901万元,用于中低产田改造、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现代农业建设试点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
●不断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投入资金3400万元,建设农村公路105.8公里,18个乡镇78个村庄近10万群众直接受益。
●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建设项目。投入资金2940万元,支持农村安全饮水建设,8个乡镇54个村6万多名群众用上了安全水、放心水。
●积极推进扶贫开发。争取上级财政扶贫、以工代赈、特色农业资金3818.9万元,整合资金4027.6万元,用于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农业产业化和科技扶贫项目建设。
(四)确保重点改善民生
●支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继续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足额拨付中小学公用经费,全县教育支出54106万元,比上年增加4002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4%,提前达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的目标。投入资金3085万元,实施校舍安全工程46个。全面兑付化解“普九”债务资金3063.9万元。
●着力改善人居环境。筹措资金2168.6万元改建、新建了滑州西路、城区自来水管网、污水管网清淤、道路挖补、大功河护坡铺设、护栏安装、两岸亮化和绿化等市政工程,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
●积极服务医疗卫生综合体制改革。全县医疗卫生支出22686万元,比上年增加5171万元,确保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和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制度的顺利实施。新农合参合人数1130126人,投入财政资金13561.5万元,新农合资金规模达到17044.6万元;全年补偿参合农民46万人次12492.2万元,有效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
●健全社会保障和就业体系。全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678万元,比上年增加1935万元。发放城镇和农村低保资金5624.9万元;投入205万元支持12个乡镇建设敬老院7454平方米;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298.2万元,惠及2030户6212人;为11户低收入家庭发放购房补贴11.4万元;拨付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公益性就业岗位补贴432.6万元,推动了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健康发展。
●大力支持实施安居工程。为全县22个乡镇1480个五保户和贫困户发放农村危房改造财政补贴740万元;投资1840万元建成枫林居廉租住房460套23000平方米,投资4000万元建设南湾枫园廉租住房756套37800平方米。
(五)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积极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优化信息网络,完善预算执行监管机制,财政资金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显著提高。
●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加强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全年实现政府可调剂财力273万元;理顺和规范土地出让金的征收、缴库及使用,全年征缴入库10870万元,代征税费1073万元,实现土地净收益5886万元,服务了重点项目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
●加大财政投资评审力度。树立“不唯减,不唯增,只唯实”的投资评审理念,全年完成评审项目252个,评审金额48298.6万元,审减率20.4%。
●政府采购进一步规范。积极探索规范政府采购管采分离机制,提高采购效能,强化监督,推进阳光采购。全年采购925次25432.4万元,节约资金2402.1万元。
●财政监督进一步强化。按照“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全面覆盖、全部关联”的财政“大监督”格局要求,完善监督制度,加大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力度,深入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加强对强农惠农等涉及民生项目资金的监督检查,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
●农村财务管理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严格执行有关制度,管理规范,运转有序;完善村级经费网上银行支付管理办法,确保资金安全运行;对全县1020个行政村村委会主任进行支农惠农政策、财务管理知识培训,为从源头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奠定了基础。
各位代表,“十一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喜人成绩,财政改革与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财政收入保持了两位数的快速增长,由“十五”末的13378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30006万元,年均增长17.8%;收入质量不断提高,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达到73.1%,比“十五”末的42.8%提高了30.3个百分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由“十五”末的58151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206509万元,年均增长28.7%。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全力支持、悉心指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
尽管财政改革与发展有了长足进步,但财政工作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矛盾。一是财政保障能力与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之间矛盾突出。我县财政收入总量小,财政自给率仅为14.5%,大部分资金依靠上级转移支付,去年全省县(市)平均一般预算收入4.8亿元,我县刚刚突破3亿元。支出尽管突破20亿元,但人均财力仍然较低。二是缺少骨干财源支撑,财政持续增收面临较大压力。同时,国家实施稳健货币政策,连续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资金、土地、环境、能源等要素约束日益加强,对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县乡财政体制、政府采购、财政监督等财政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四是财政管理与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高度重视,科学筹划,采取有效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1年财政预算安排意见
根据中央、省、市经济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和我县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11年财政工作和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创先争优活动,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巩固农业基础、壮大工业经济、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支持力度,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推进财政改革,坚持依法理财,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强化财政监督,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2011年预算安排的主要收支目标如下:
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初步安排33908万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国税部门6118万元,地税部门18886万元(含契税和耕地占用税3248万元),财政部门8904万元。财政总收入51712万元,比上年增长12.2%。
全县一般预算财力142170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3908万元,上级转移支付74201万元,上级专项指标提前列入37984万元,上解支出3923万元。一般预算支出安排149103万元,收支缺口6933万元。
上述全县收支预算仅是指导性的,按照《预算法》要求,各乡镇的财政收支预算,根据本地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自行安排,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后执行。
2011年县本级财政预算安排情况是:
一般预算收入安排14546万元,其中:国税部门1164万元,地税部门4478万元,财政部门8904万元。按上述收入预算和现行财政体制,县本级可供安排支出的总财力为110847万元。
支出预算初步安排117780万元,其中上级专项补助提前列入31467万元,县本级财力安排支出86313万元,收支缺口6933万元。
县本级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情况是:
一般公共服务12066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7.9%;
公共安全6773万元,增长12.8%;
教育47123万元,增长11.8%;
科学技术1269万元,增长16.1%;
文化体育与传媒1497万元,增长51.5%;
社会保障和就业9783万元,增长137.2%;
医疗卫生11434万元,增长20.9%;
节能环保2293万元,增长26.3%;
城乡社区事务6776万元,增长51.3%;
农林水事务9664万元,增长33.2%;
交通运输308万元,增长142.5%;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260万元,增长3.6%;
商业服务业等事务1284万元,增长830.4%;
国土资源气象事务316万元,增长52.5%;
住房保障支出2943万元,增长194.3%;
金融监管事务127万元;
粮油物资管理事务69万元;
国债还本付息支出200万元;
其他支出1995万元;
预备费1600万元。
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交通运输、商业服务业、住房保障支出等项目增幅较高,主要是受上级转移支付提前列入影响。
2011年县本级财政支出预算安排继续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重点保障人员工资和津补贴,公用经费标准与上年持平;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的支持力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尽力服务县委、县政府重大项目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2011年财政重点工作
为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圆满完成财政预算任务,2011年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财源建设,支持经济加快发展
一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抢抓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有利机遇,充分发挥省直管县优势,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和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发挥财政资金的扶持和引导作用,支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培植壮大工业主体财源。二是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支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积极协调商业银行加大贷款投放力度,缓解企业融资困难,推动企业发展。三是积极筹措资金,支持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发展平台,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优化招商环境,增强发展带动作用。
(二)强化收入征管,确保收入稳定增长
一是认真开展税源调查,准确掌握税源状况,加大收入组织工作力度,努力实现应收尽收。二是严格目标管理,强化征管责任,确保收入任务落实到位。三是建立财、税、库、银综合协调机制,及时掌握和监控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大项目税收入库进度,科学调度,确保均衡入库。四是进一步完善非税收入征管和资金监控机制,提高财政专户管理水平,逐步实现政府性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五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组织收入的积极性。
(三)优化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巩固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积极向上级争取农村校舍安全工程项目,改善办学条件;支持启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着力解决“入园难”问题;落实中职免学费政策,促进职业教育加快发展。二是认真落实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采取多种形式,大力支持就业再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继续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建立健全城乡居民低保标准正常调整机制,积极支持争取“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完善社会保障救助体系。三是稳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做好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参保农民医保工作,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标准由人均120元提高到200元,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15元提高到25元;加强离休干部和一至六级伤残革命军人医疗费管理;支持乡镇卫生院和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四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做好申请廉租住房对象和申请廉租住房补贴对象的核实认定及补贴发放工作,缓解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五是支持城乡协调发展。大力支持县城至大广高速快速通道、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县城建设三年规划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支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探索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做好土地增值文章,着力解决耕地保护“缺动力”、城镇化发展“缺土地”、新农村建设“缺资金”问题。
(四)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支持三农发展
一是提升农业产业水平。利用好上级对农业大县的支持政策,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增加投入规模,服务粮食产业提升计划、农业产业化带动计划、高效农业发展计划,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支持农业科技推广,加快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支持5万亩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支持2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和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及时发放补贴资金,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能力。三是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全面落实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大力支持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沼气等工程建设,推进农村公益事业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五)推进财政改革,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一是继续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建立编制科学、执行严格、监督有力、绩效考评各环节有机衔接的预算管理机制;把财政科学精细化管理贯穿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监督考核的全过程,加快形成预算安排确定绩效目标,预算执行监控实施情况,执行结束形成绩效评价报告的工作机制。二是积极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扩大直接支付范围,提高直接支付率,稳步推进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收付转轨。三是积极推进投资评审、政府采购、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财政监督等财政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四是调整和完善县乡财政体制,合理划分县乡事权财权,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五是加强财政基础工作和基层财政建设。六是强化会计管理和会计队伍建设。健全会计从业人员信息数据库,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做好县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业务培训和指导;加大对乡镇财政人员和农村财会人员培训力度,提高乡村两级财务管理水平;扎实开展《会计法》执法检查,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七是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优化和完善信息网络,强化信息平台应用和网络安全管理,将“金财工程”延伸至乡镇,实现对财政资金动态监管。
(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为民理财能力
一是提高科学发展能力。积极践行“艰苦奋斗、科学理财、改革创新、求真务实、清正廉洁、乐于奉献”的滑县财政精神,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廉洁意识、文明意识”,努力实现“一流工作机制、一流工作效率、一流员工队伍、一流管理能力、一流服务水平、一流工作业绩、一流社会信誉”。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原则,强化对干部职工正确的人生观、权力观、利益观教育引导,坚持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理财、按制度办事,依法接受监督。三是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切入点,不断提高财政干部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履职能力。四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建设财政文化,增强敬业精神,发扬优良作风,构建和谐环境,激发工作热情,以财政文化提升财政形象,以财政形象展现财政文化,努力增强财政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各位代表,2011年财政工作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将继续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解放思想,创先争优,深化改革,扎实工作,为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