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2020年专题 >> 乡村振兴进行时

巧手做编织 传承老手艺

发布时间: 2023-08-17 作者 来源: 滑县融媒体中心

  柳编又称柳条编织,是我国一种传统手工艺,随着时代发展,柳编器具逐渐被塑料、金属等新型材料器具所替代。但在王庄镇郎柳集村,却有一位一直坚持做柳编的老人,他用自己的坚守传承发展着柳编老手艺。

  走进王庄镇郎柳集村王学勤家里,老人正在进行手工编织,一根根柳条通过穿、插、拉、拧、挤,原本普通的柳条逐渐成形,一个色泽古朴、精巧细致的篮子慢慢呈现在眼前。王学勤介绍,手工柳编大体可分为打底、编制、收口三道工序,编织时手上力度要掌握精准,一气呵成编出来的器具才均匀紧凑。

  王庄镇郎柳集村村民王学勤说:“编花筐得一大晌,要是编篮子就是两个半钟头,双层篮子得一天。四五点就起来,泡柳条,准备准备。小猫篮就是五六百根,馍筐一百多根就够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劳动生产间隙,王学勤就跟村里的老艺人学习柳编技艺,爱好钻研的王学勤不断提高了编织技艺,他编织的箩筐、猫篮等成为集市上的畅销品。

  王庄镇郎柳集村村民王尚举说:“俺村老艺人王学勤平时喜欢编个筐子、篮子,手工很精致,外观很大方,又实惠又实用。”

  王庄镇郎柳集村村民王新党说:“从我记事,我叔就在家编篮子,编这一套东西,编的很好,很精美,十里八村的,还有外地的都跑到这里来找他的东西,找他这个人。”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的出现,逐渐代替了柳编器具,做柳编的艺人也越来越少。可王学勤始终认为,手艺不能丢,琢磨着怎么把老手艺做出新意。现在,王学勤的柳编技艺更加娴熟,柳编产品也从单一实用,发展为更加精致的工艺品,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王庄镇郎柳集村村民王学勤说:“我准备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申请下来,一代一代往下传承。”

主办: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滑县道口镇解放路中段联系方式: 0372-8669629网站声明

网站标识码:4105260003 备案序号:豫ICP备12007324号 豫公网安备 41910402000001号

邮编P.C.456400   建议使用 1366x768 分辨率 IE 9.0以上版本浏览器  技术支持:河南合正软件有限公司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1/03 17:5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