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非遗明珠耀黄河
发布时间:
2021-09-16
作者
来源:
河南日报
图①淮阳非遗传承人“老虎雷”雷智超在网上直播免费教中小学生制作布老虎。杨正华摄 图②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宋楷战在制作泥咕咕。郭戈张志嵩摄 本栏图片均为本报资料图片 |
□本报记者孙勇温小娟
“起势、抱拳、周天、云手……”9月1日,央视播出的《开学第一课》中,聂海胜等3位航天员教同学们天地同步打太极,亿万国人在电视机前收看了这一盛况。
古老的非遗以这种“天地连线”方式,焕新出彩,凸显着中华儿女逐梦星辰大海的豪迈自信。世界非遗太极拳,是黄河孕育的珍宝之一。它与中原大地灿若星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黄河文化、中原文化传承发展的鲜活载体,连接历史,沟通未来,向新而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近年来,河南在致力于非遗保护传承基础上,积极推进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创新创造出“非遗+”的N种打开方式,一幅非遗让生活更美好的灿烂图景,正在中原大地绚丽铺展。
“活”了:见人见物见生活
9月12日,新乡游客侯亚坤趁周末到开封博物馆打卡,刚体验完拓印朱仙镇木版年画,她又被隔壁的文创店吸引。
“看到漂亮的钧瓷、汝瓷、绞胎瓷茶具、香器时,怦然心动,那一刻只想‘买买买’。”侯亚坤笑着说。
只有用起来,非遗才能“活”起来。令人欣喜的是,随着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逐步深入,人们愈加深切感受到非遗迷人的魅力。
文化自信从哪来?从蕴含民族精神、思想智慧的历史文化遗产中来。前行力量在哪里?在传承守护中华优秀文化遗产的生动实践中。
千百年来,中原沃土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我省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3个;已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国家级代表性项目125个、省级代表性项目1030个。
这份可圈可点的成绩单来自河南探索的“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独特保护模式:
保护第一,避免“绝活”成“绝响”。河南积极践行“生产性保护”“恢复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等理念,让非遗从民间来,到民间去。实施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等抢救性工程,对非遗进行全面建档、记录、立体化保存。
传承是非遗的生命,培养传承人至关重要。虎头鞋帽、黄河号子、黄河泥埙等非遗,与生活渐行渐远。全省各地从政策资金支持、人才培育等方面破解非遗传承“人走技失”的难题,让很多非遗与百姓生活又渐行渐近。
当前,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深入实施,我省非遗保护迎来了黄金机遇期。洛阳正在建设的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中心芳容初现,未来,公众可以在这里一站式体验沿黄九省区不同风情的黄河非遗。
最好的保护,是让非遗被更多的人了解、喜爱。洛邑古城的非遗会客厅中,河洛大鼓、南无拳轮番上演;浚县庙会的踩高跷、旱竹马令人目不暇接;宝泉景区的打铁花表演惊艳亮相……各地文旅景区非遗展演日益丰富,越来越多的人成为非遗的见证者、传承者和实践者。
“燃”了:创新转化擦亮品牌
传承而不守旧,创新才有未来。
将于10月18日正式发行的《豫剧》特种邮票,再现豫剧《花木兰》《七品芝麻官》《朝阳沟》的舞台场景,网上预售火爆;
开封发起宋词原创音乐征集大赛,将非遗音乐鼓子曲、豫剧元素和流行音乐结合创作出的宋词新曲,获得1.1亿次点击量;
首个河南非遗数字馆微信小程序上线,在手机上动动手指便可以开启“黄河宝藏”之旅,畅游多姿多彩的非遗世界;
……
推动非遗和大众审美、科技创新、时尚设计等融合创新发展,衍生了大批“非遗+”新业态,催生“老树”发“新芽”。
省文旅厅非遗处处长张松涛说,“数字科技+创意+IP”的跨界融合,让非遗变得生动、有趣,带“火”了文化消费市场。
传统工艺,时尚设计。汴绣八景丝巾、洛阳三彩香炉、仰韶彩陶杯……由国际知名设计师与非遗传承人共同打造的非遗文创礼物“老家河南黄河之礼”,个性十足;英国高端品牌携手洛阳非遗雀金绣亮相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吸睛无数……古老非遗也可以很“潮”。
“很多传承人技艺都很好,但缺乏融入时代、融入生活的理念,通过这几年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的实施,传承人文化素养、审美品位、设计转化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郑州轻工业大学副教授薛峰说。
走出“深闺”,“触网”走红。90后小伙儿、孟津剪纸传承人畅杨杨经常在抖音直播剪纸技艺,将剪纸作品卖到国外。
在郑州市旅游文创协会会长梁兴看来,非遗创新一定要有品牌化、IP化的思维,主动与市场接轨。他曾经带领团队,将鹤壁泥咕咕泥猴的形象进行提炼、转化,打造了一个动漫IP嘻多猴,现在年产值上千万元。
非遗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代。互联网、电商平台、个性化需求等,为传统文化打开了“遇见年轻人”的大门,非遗将会走得更好、更远。
“靓”了:助力文旅文创成支柱
将潜力巨大的非遗“资源”变成“资产”,做好“非遗+”这篇文章至关重要。
今年,省文旅厅以黄河非遗为抓手谋划乡村振兴的“大手笔”——启动“黄河非遗点亮老家河南”计划,遴选了12个乡村、景区和古城为赛点,邀请全国大学生创意打造一批非遗展示空间、非遗创意产品,将河南非遗资源优势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发展的胜势。
省文旅厅党组书记、厅长姜继鼎对此充满期待,他说,非遗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有力抓手,也是点亮乡村振兴的一盏明灯。
融入时代大潮,非遗成了群众重要的增收致富手段。近年来,我省通过非遗工坊+传承人、非遗工坊+合作社、非遗工坊+企业等方式,致力于非遗的挖掘、传承与开发,为广大群众在家门口提供了就业机会和稳定收入。
小手艺,大产业。周口市淮阳区大力推进“非遗手艺”助力乡村振兴,帮扶引导群众开展泥泥狗、布老虎制作,成立合作社统一收购销售,销售额近千万元;汝阳“段氏传统布鞋衲制技艺”传承人段玉国融合南北工艺的手工布鞋畅销全国,带动了周边村民100多人就业。滑县老粗布、鹿邑虎头鞋、禹州顺店刺绣等,也成功地将“指尖技艺”变成“指尖经济”。
“非遗+”无限大。当前,“非遗+文创”“非遗+会展”“非遗+研学”“非遗+特色街区”“非遗+康养”……非遗文旅文创风生水起。
如何加大对黄河流域丰富多样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传承利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融入文旅融合战略全局,与美丽乡村建设、农耕文化保护、城市建设等有机衔接,是当前的重要课题。
我省明确提出要打造非遗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标杆。让非遗插上“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金翅膀”,助力文旅文创成为支柱产业,潜力无限,大有可为。
大河两岸,风光无限。在勤劳智慧的黄河儿女手中,非遗明珠定会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源源不断赋能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