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日报》:滑县高奏保粮富民强音
发布时间:
2012-12-24
作者
来源:
《安阳日报》(2012年12月24日 02版)
本报记者 苏 迅 李中华 实习生 栾 杰
12月14日至15日,恰逢瑞雪普降,记者随省新闻媒体“走基层老区行”采访团来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九连冠”、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县——滑县,感受了“河南粮仓”在保粮富民中谱写的时代高歌。
高标准粮田筑牢粮食丰产根基
在全省面积最大的高标准粮田示范区——滑县白马坡、卫南坡26.5万亩高标准粮田建设区,一望无际的麦田里,一片片尚未消融的积雪点缀其中,喝足了雪水的麦苗焕发着勃勃生机,预示着来年又一个大丰收。
“这里过去是盐碱地,地势低洼,经常发生内涝,粮食产量很低,现在改造后,路通了,渠修了,供电也正常了,小麦亩产由原来的300多公斤增长到600多公斤。”该县白道口镇张庄村村民侯山坡说起高标准粮田建设高兴得直竖大拇指。
侯山坡告诉记者,今年他们家20亩土地全部规划进了全县高标准粮田建设示范区,庄稼收获使用的是大型机械,浇地用电是电力刷卡。“平时只需要我妻子一个人在家种地就行了,我还可以出去打工,这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有干劲。”说话间,侯山坡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该县农业局副局长韩国凯介绍,为了保障粮食增产,今年年初以来,该县统筹农业综合开发、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等涉农项目集中向白马坡、卫南坡示范区投放,握指成拳,集中支援,将其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精品亮点工程、“粮仓中的粮仓”。
今年,像白马坡、卫南坡这样的高标准粮田,滑县规划面积155万亩,已建成70万亩。高标准粮田内基础设施齐全,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生产格局初显,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推粮食稳产高产筑牢了根基。
高效农业鼓起农民腰包
慈周寨乡现代农业示范园内,一株株圣女果秧苗上满是乳黄色的花蕊,有的还挂上了果实,长势喜人。
该园区是滑县新建的一家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占地1000亩,目前已建起了120栋蔬菜大棚,50栋大拱棚。
“按每亩大棚每年收入2万元计算,除去成本,一亩地收入1.7万元,40亩一年就能增收68万元。”慈周寨乡北李庄村村民刘红选,在该乡党委、乡政府的引导下,在园内建起了9个温室大棚,看着长势喜人的圣女果,他认真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和刘红选一样受益的不仅有80户像他一样的承包者,还有前来园区打工的100多名村民,郭喜穗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郭喜穗家的5亩土地,按每亩1200元的价格被园区流转,一年收入6000元。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后,她到园区里打工,干些浇水、打杈、采摘之类的活儿,每月能拿1500余元,爱人在外面搞建筑,每月工资3000多元,俩人每月收入近5000元。“以前自己种地,一年累死累活也收入不了多少,现在收入稳定有保障,比自己种地强多了。”郭喜穗说起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给自己带来的收益,脸上笑开了花。
推进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近年,滑县以政策扶持为保障,以土地流转为依托,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线,全面推进果蔬产业集群培育,取得了明显成效。
目前,慈周寨乡正在建设占地40亩的蔬菜批发市场,建成后,全乡蔬菜种植户足不出户就能将蔬菜销往全国各地。今年,全县新发展标准化现代农业示范园4个,温棚瓜菜千亩方10个,温棚瓜菜百亩园2个,新增温棚瓜菜面积2万亩;新建经济林千亩方1个,精品林果百亩园12个,新增经济林1.23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