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农村版》:打造精品项目区巩固产粮大县地位——访滑县县长董良鸿
发布时间:
2012-11-05
作者
来源:
《河南日报农村版》(2012年11月05日 01版)
10月24日,记者来到了有“中国小麦第一县”之称的安阳滑县。车辆行驶到白马坡、卫南坡,万亩方田映入记者眼帘,阡陌交通,土地平旷,农户们驾驶着农用机车在硬化的田间道路上奔忙,不远处用做农户培训学习的房屋正在盖着。这里就是滑县正在发展的26万多亩的全省最大的成方高标准粮田示范区。
滑县作为中国小麦第一县,“滑县的农业综合开发已走过了20余年的历程。”滑县县长董良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向记者介绍道,“我们结合滑县实际,坚持‘因地制宜,突出优势,强化基础,壮大产业’的原则,探索出了一条‘强筋壮骨’的农业综合开发路子。”
董良鸿县长说,乡镇和村级作为农业综合开发一线单位,提高乡村干部的积极性尤为关键。在此方面,我们建立健全了奖惩机制,切实让工作做得好的乡、村两级不吃亏、受奖励。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广大群众认识开发工作、熟悉开发工作、支持开发工作。
在谈到滑县农业综合开发的总体规划和目标问题时,董良鸿提出了滑县的经验,即科学规划是前提、打造精品是目标、科技投入是支撑的三位一体结合方法。
董良鸿介绍说,滑县紧密结合国家、省有关农业综合开发的总体要求和建设现代农业的总体思路,在远离县城、远离工业区、群众要求呼声高、乡镇干群热情高的区域,实行竞争开发机制,项目区确定后,坚持每眼井、每条路、每个电力台区都要切合项目实际和方便群众,努力做到开发一片、见效一片,确保项目长期发挥效益。
“科学规划好项目区,就要做好系统配套服务设施,使得项目区成为精品项目区。”董良鸿介绍说,自2005年以来,滑县共规模开发中低产田29.7万亩,项目总投资22543万元,其中财政资金15824.7万元。通过对项目区进行水、田、林、路、电等综合治理,区内新增粮食生产能力4590万公斤,新增种植业总产值9109.9万元,平均亩增收155公斤以上,亩均增效325元左右,受益人口27.8万人。
虽然滑县在农业综合开发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滑县干群始终没有松懈。董良鸿县长说,滑县尚有114.66万亩中低产田亟待开发,县委、县政府充分结合农业综合开发的“两个聚焦”及省政府提出的建设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的战略构想,在全县规划了42个高标准粮田万亩方、51个千亩方、13个百亩方,集中投入,加快推进,倾力打造155万亩高产稳产的高标准永久性粮田。特别是对白马坡、卫南坡26.5万亩中低产田,将全力整合项目资金,力争通过3~5年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成方连片高标准粮田示范区,为巩固滑县产粮大县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强力支撑。